当前位置: 厦门雄霸 > 新闻中心 > 菜鸟入局自营快递,如何搅动万亿快递市场?
菜鸟入局自营快递,如何搅动万亿快递市场?
时间:2023-07-17 10:13:28 点击次数:

6月28日,菜鸟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酝酿已久的自营快递业务“菜鸟速递”正式推出,由原本服务天猫超市的配送业务升级为全国快递网络,主打半日达、当次日达、送货上门和夜间揽收等服务。

“中国快递市场发展得足够快、也足够大,需要物流行业提供多层次的供给,菜鸟希望打造更具性价比的品质服务,满足商家不断出现的新需求。”菜鸟集团CEO万霖表示。

菜鸟亲自下场做快递,意味着将正面对标顺丰、京东物流,无论如何,菜鸟速递已然是箭在弦上,快递行业的市场格局正在持续升级。

菜鸟入局自营快递,如何搅动万亿快递市场?

自营快递,势在必行?

作为物流产业重要参与者的菜鸟,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因此,菜鸟此次推出自营快递的消息一出,瞬间就吸引来了多方的目光。那么,究竟是何种原因使得菜鸟决定于此时推进自营快递业务呢?

从外部条件来看,快递行业市场规模仍在增长,菜鸟此时入局仍有机会。快递行业与电商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而随着电商行业的发展,快递的需求量也会只增不减。据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6月24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达600亿件,比2019年达到600亿件提前了172天,比2022年提前了34天。可见,快递行业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而菜鸟推出自营快递业务也能从中获得更多发展机遇。

从企业自身来看,菜鸟正在谋求上市,此时推出自营快递业务有助于提升估值。此前,阿里巴巴启动了“1+6+N”组织变革,宣布将设立包含菜鸟在内的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而每个具备条件的业务集团和公司都将拥有独立融资和上市的可能。今年5月18日,阿里巴巴董事会批准启动菜鸟集团上市计划,预计在未来12到18个月内完成。可见,菜鸟的上市计划已经提上日程,而通过开拓新业务等举措,菜鸟也能够为自身带来更多的想象力,进而获得更高的估值。

从业绩层面来看,菜鸟推出自营快递业务,能够拓宽自身业务范围,培育新的增长曲线。尽管菜鸟的营收在持续增长,并且是阿里旗下增速最快的业务,为阿里营收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但菜鸟目前仍旧没有摆脱亏损的局面。据阿里财报显示,2023财年,菜鸟的经调整EBITA为亏损3.91亿元。虽说亏损已经有所收窄,却仍然没有实现盈利。对菜鸟来说,无论是处于即将上市的关键时刻,还是为了后续的经营发展,扭亏都是相当重要的事情。在此背景下,菜鸟推出自营快递业务,有助于提升自身的造血能力,为尽快实现扭亏增添砝码。

菜鸟为何要在此时推出自营快递业务?这将对国内快递市场产生哪些影响?

光子星球主编吴先之表示,菜鸟下场推出直营之前,其“收转运派”四个主要环节已经成型。自营的核心目的是搭建起覆盖全国的干线网络和转运网络,这将使得聚焦于末端配送环节的菜鸟将加入到零担、整车乃至干线市场,因此短期最大的动作可能出现在异地快递服务方面。从菜鸟2023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释出的信息也可以看到,菜鸟非常强调全国性快递网络的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菜鸟强化上门派送后,原有的三通一达体系难以负荷,不少网点面对上门KPI和服务化的相关规则是报收罚款之苦。然而在末端物流卷服务的大背景下,菜鸟必须用服务应对外部挑战。既然依托三通一达做第四方物流的逻辑很难参与博弈,只能自己下场卷了。去年了解到,菜鸟驿站通过多元的广告变现(智能化设备广告分成、店面品牌化装修提成等)与上门派件服务,在局部地区获得了竞争优势。

再次,随着京东物流并购德邦(拓展外部客户与零担物流能力)、顺丰联手极兔(中高价快递件与中低价电商件合流),快递行业初步呈现三方对峙的情况,菜鸟也需要找到一个支点,而直营则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螺旋实验室螺旋君表示,过去菜鸟做快递物流,对于整个市场有强大的掌控作用,因为快递市场最大的运输标的都来自于电商,而阿里系电商又占据了当时国内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自上而下看来,无论是对于快递公司还是终端运力,阿里的话语权都极具分量。

但是随着如今电商市场各方势力并起,京东、拼多多、抖音等平台都在和物流端寻求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阿里系虽然有菜鸟,但是对于快递公司的掌控力已经大不如从前,亲自下场做快递,既是为以后的电商市场做准备,也是菜鸟多年来深耕物流基础设施的必然。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阿里启动“1+6+n”变革之后,各大业务板块开始各自谋求发展,菜鸟体系想要能够成为和顺丰京东抗衡的独立公司,快递上门业务是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否则依然仰仗于阿里电商的输血,菜鸟的独立便无太大的实际意义。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菜鸟推出自营快递“菜鸟速递”的举措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决策,它蕴含着一系列商业考量和战略意义。

首先,菜鸟速递不是才成立的,而是在菜鸟之前的自营业务丹鸟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次是将品牌名称升级为“菜鸟速递”。丹鸟成立于多年之前,当时主要是为了解决阿里卖家的配送问题。随着淘宝的发展壮大,丹鸟也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品牌。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丹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品体系和网络。因此,阿里巴巴决定将丹鸟升级为“菜鸟速递”,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其次,菜鸟速递与通达系快递其实是一个差异化竞争的状态,菜鸟速递更加倾向于高端快递,向顺丰、京东对标,而通达系则更加倾向于差异化服务。菜鸟速递的出现并不是要与通达系快递直接竞争,而是要在高端快递市场上寻找自己的定位。与通达系快递相比,菜鸟速递的服务更加专业、高效,能够提供更好的配送体验。同时,菜鸟速递的价格也相对较高,更适合那些对服务质量要求较高的消费者。

与通达系快递相比,菜鸟速递的定位更加高端,主要面向中高端消费者,提供更加快捷、安全、可靠的快递服务。而通达系快递则更加注重于在传统快递市场上的竞争,提供更加廉价、快速的快递服务。

第三,菜鸟速递的出现对于阿里系将会是一个重要的抓手,电商最关键的体验就是配送的最后一公里,菜鸟速递的出现对于阿里系电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快递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配送的最后一公里,消费者往往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能收到自己的包裹。因此,如何提高配送效率、缩短配送时间成为了电商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菜鸟速递的出现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它可以为阿里系电商提供更加高效、专业的配送服务,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第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对快递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菜鸟速递的出现恰逢其时。人们对快递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速度,还要求安全、可靠、有保障。因此,菜鸟速递的高端定位,恰好满足了这一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此外,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快递市场的潜在需求越来越大,菜鸟速递的出现正好适应了这一趋势。

因此,可以期待菜鸟速递在未来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更个性化的服务,同时也为整个物流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变革。

菜鸟入局自营快递,如何搅动万亿快递市场?

快递市场三足鼎立

随着菜鸟开放自营物流能力后,快递行业便进入了以阿里系、京东系、顺丰系为主的“三足鼎立”局面。

从菜鸟速递的市场宣言来看,注重时效产品与服务品质,从战略上锚定中高端快递,顺丰、京东首当其冲受到冲击。

先看顺丰,今年5月顺丰把子公司丰网100%的股份以11.83亿元卖给极兔速递,随后入股极兔速递,目前顺丰已持有极兔1.54%的股份。而极兔速递于2021年10月斥资69亿元吞下了经营十余年的老牌快递企业——百世快递。今年6月16日,极兔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开启上市之旅。

顺丰的优势是高端快递,极兔的特点之一是东南亚业务,种种动向都意味着,双方可实现优势互补,顺丰系再度壮大。

“直营”和“中高端”一直以来是顺丰的标签。2022年顺丰上线“同城半日达”,截至今年5月4日,已扩展至全国80余城,实现全国重点大型城市100%覆盖,并表示将继续扩大覆盖范围。

近年来,顺丰持续优化干支线运输资源,使其供应链及国际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收入达成较快增长。今年一季度顺丰归母净利润创新高,为17.2亿元。

此外,顺丰在业内深耕中高端快递三十年,主打时效快递,囊括了海陆空和海外资源的直营网络,其参与建设的湖北鄂州花湖机场是全球第四个航空货运枢纽,资源矩阵已经非常完整。同时,顺丰高端高质的口碑印象已经形成标签,行业壁垒在一定程度上已然形成,菜鸟速递若想超越,难度可想而知。

再看京东物流,2022年7月完成收购德邦快递股本权益的相关交易,自此德邦快递将成为京东物流的附属公司。今年3月,京东放开物流平台接口,申通、极兔、通达系快递均可接入,打破了“京东自营”的局面。

仓储依旧是京东物流的优势。截至今年3月底,公司的仓储网络已几乎覆盖全国所有的县区,包括由公司运营的1500多个仓库和由云仓生态平台上第三方业主经营的2000多个云仓。公司仓储网络总管理面积超过3100万平方米,包括云仓生态平台上云仓的管理面积。此外,京东物流则在今年4月推出创新业务“云仓达”,为O2O非即时需求订单提供半日达履约方案。

6月26日,京东成立“创新零售部”,将七鲜、拼拼等业务整合成独立业务,进行线上线下融合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目前来看,京东开放的不仅是自建物流,还有仓储一体的供应链服务,第三方配送平台。京东物流定位为“物流履约平台”,正式和菜鸟、顺丰展开正面交锋,争夺商家客户。

在顺丰、京东物流两快递业巨头面前,菜鸟若想准备进攻快递行业市场、实现“品质快递、好用不贵”着实不易。

基于对各公司此前披露的数据进行计算梳理,阿里系中的中通、圆通、韵达、申通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3.4%、16.58%、14.23%、12.48%,加起来占总市场份额的66.69%,可见阿里集团的菜鸟速递,虽然是个“新手”,但并非“菜鸟”。

“国内快递市场在细分领域如冷链快递等,还有上升空间,但整体看中国消费者仍以价格敏感性为主,快递服务的升级需要稳步前进。一方面,相较于一般快递企业,菜鸟更具有商流层面上的竞争优势,有利于专项产业供应链服务;另一方面,菜鸟作为阿里生态圈企业更靠近商家货主,利于赢得货源竞争优势;此外,菜鸟网络一入局就从数字科技改进物流,在数字科技推广层面更具优势。”杨达卿说。

在杨达卿看来,阿里和京东都把原来物流业务板块独立化发展,从电商服务的成本中心变成独立发展的利润中心,就需适应市场竞争。作为超级电商平台,既要配套物流的生态开放,广泛运用社会物流资源,同时保障服务体验就需要直营,因此,菜鸟集团和京东物流的发展是殊途同归,只是一个先平台开放后直营物流,另一个是先直营物流再平台开放。

回想2013年,阿里巴巴牵头组建菜鸟网络时表示:“我们不会抢快递公司的生意,阿里巴巴永远不会做快递,因为我们没有这个能力,我们相信中国有很多快递公司做快递可以做得比我们好。”

随着菜鸟入股“三通一达”,在推出菜鸟速递后打破“阿里自营”后,快递江湖“内卷”愈加白热化。

Copyright © 2022-2023 贵州源妙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200708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