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厦门雄霸 > 新闻中心 > 玻璃纤维产品量价齐跌,混改下的巨头净利腰折:但前景可期
玻璃纤维产品量价齐跌,混改下的巨头净利腰折:但前景可期
时间:2023-07-18 11:15:07 点击次数:

中国巨石(600176.SH),背靠大股东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主营玻璃纤维及制品,目前全球产能排在第一位,根据年报现有玻纤生产线在产产能合计240万吨,其中海外产能29.6万吨。

虽然目前看来,行业整体集中度已经出现较高且固化的情况,但从玻纤的用途来看,还是存在极大的增量空间。首先,目前的玻璃纤维主要应用领域集中在建筑建材、电子电气、交通运输、管罐、工业应用以及新能源环保领域。

玻璃纤维产品量价齐跌,混改下的巨头净利腰折:但前景可期

去年业绩创新高的中国巨石受限于玻璃纤维产品量价齐跌,净利润出现腰斩。

混改下的巨头

回顾中国巨石的混改之路,股权结构非常重要,中国建材集团与中国巨石最终形成了高度市场化、“灵活”的混改,充分发挥国有股东和民营股东作用,将国企优势和民企的活力转换为混改企业的竞争力。

中国建材集团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合理的股权结构是体制基础。中国巨石作为一家质地优良、运作规范的绩优上市公司,探索出了均衡股权结构下的混合所有制模式,既不搞一股独大,又防止股权过于分散、内部人控制,实现了规范治理。

“中国巨石重视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有效运作加强对企业的规范管理,同时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公司重大事项均需在各方充分协调沟通的基础上进行决策,保证公司的重大决策科学合理,共同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他说。

在中国巨石的发展过程中,民营股东型经理人张毓强的作用不可忽视,他是中国巨石成功的要素。作为中国巨石总裁,他在经营发展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作为一名党委书记、优秀共产党员,他又能充分考虑国家、行业以及中国建材集团对中国巨石的战略定位,认同中国建材集团的企业文化,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团队才智,企业活力、竞争力显著增强,同时保障了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

从1999年到2022年,中国巨石的总资产增长44倍,营业收入增长55倍,利润总额增长171倍,合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217倍。

中国建材集团作为国有股东,对以张毓强为代表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企业家充分信任并大胆使用,保障企业家的经营自主权,对企业家在政治上给予关心和爱护、在制度上给予理解和包容、在机制上给予激励和约束,使混改企业经营发展活力充分释放。

“面对一些混改企业的形混神不混问题,我们充分尊重张毓强发挥其在企业中的经营管理作用,给予了允许范围内的最大自主权,而中国巨石也按章办事,双方在思想上首先实现了混合。”中国建材集团相关人士说。

以选人用人制度为例,中国巨石全面实施市场化选人用人制度,建立起竞聘上岗的人才选拔机制。在高层以下从厂长经理到车间主任再到班组长都实行竞聘上岗制度,每届任期2-3年。同时,建立了全面考核的管理机制,不断规范考核方式,健全考核机构。

截至目前,中国巨石已经走出浙江,在江西九江、四川成都、江苏淮安(在建)、埃及苏伊士、美国南卡布局生产基地,产销网络辐射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绿色化方面成效显著。

在一些市场观察人士看来,中国巨石与中国建材集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证明,央企与民企的混改完全能够混出活力、混出合力、混出竞争力。

上半年净利腰折

7月11日晚间,玻璃纤维巨头中国巨石(600176.SH)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归母净利润”)约为18.9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约23.13亿元,同比减少55%左右。

实际上,在今年一季度公司业绩就出现了下滑。中国巨石2023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36.71亿元,同比下降28.48%;归母净利润9.21亿元,同比下降49.84%;扣非净利润4.94亿元,同比下降65.74%。

中国巨石表示,2023年上半年,行业延续了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影响,行业需求量转弱导致产品价格下行并维持在低位的情况。公司产品价格也因此同比下降,报告期盈利水平较去年同期回落。

中国巨石称,目前公司玻纤产品价格总体稳定。今年一季度处于传统淡季,3-5月份需求出现了一定程度改善,主要是由于风电领域的开工复苏带动风电纱销量提升,需求整体展望比较好。其他应用领域也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行业现在仍处于去库存阶段。

玻璃纤维产品有“三驾马车”

中国巨石是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玻璃纤维业务的核心企业,以玻璃纤维及制品的生产与销售为主营业务,经过20余年的发展,相关营收占主营业务收入超9成,公司已经成长为玻纤领域的世界龙头。

在2022年度股东大会上,公司证券事务代表沈国明介绍,公司玻璃纤维产品有“三驾马车”,包括热塑、风电叶片和电子布。其中,风电叶片占到公司玻纤出货量的20%,市场占有率接近40%,公司目标是尽快达到50%的市占率。

据2022年年报,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首破200亿达201.92亿元,净利润达66.1亿元,均创历史最好纪录。分业务来看,实现粗纱及其制品销量211.03万吨;电子布销量7.02亿米,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业务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68.6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96.06%。

玻璃纤维产品量价齐跌,混改下的巨头净利腰折:但前景可期

不过,与2021年相比,2022年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业务营业收入下降5.48%,营业成本上升10.24%,毛利率减少8.34个百分点。

目前,中国巨石的年产能已经突破250万吨,产能规模全球第一。中国巨石积极提升主力产品玻璃纤维的新产能。2022年12月,公司位于埃及年产12万吨的玻璃纤维新生产线成功点火,当月底公司又公告称要在江苏淮安建设年产40万吨高性能玻璃纤维生产线及配套工程项目。

与此同时,公司通过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大技术转型升级力度提升盈利能力,进一步夯实核心竞争力。3月20日,中国巨石还公告,为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产结构,进一步提高资产运营质量,公司及子公司拟继续出售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用铑粉或铂铑合金。本次交易对手包括上海誉洋合金材料等9家企业,合同总价款合计为30.74亿元。

为提升绿色制造水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真正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巨石还把产业延伸到光伏发电领域。公司2022年12月公告,拟投资3亿元设立新能源子公司,并由子公司作为运营主体建设200MW风力发电配套工程项目,项目总投资合计56.58亿元。

Copyright © 2022-2023 贵州源妙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200708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