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1 日,诺华宣布,其在研头痛新药依瑞奈尤单抗/Erenumab 在国内获批上市,用于成人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这是国内首款获批上市的 CGRPR 单抗。
诺华拿下国内首款
Erenumab 通过患者自行皮下注射的方式进行给药,每月用药一次,患者仅需简单操作即可在 15 秒内完成给药,为偏头痛患者提供更方便的疾病管理模式,Erenumab 早至用药后第一周内即可起效。
Erenumab(AMG334)最早由安进开发,是一种全人源 IgG2 单抗,通过结合并拮抗 CGRP 受体功能来治疗偏头痛。2015 年 8 月,诺华与安进达成合作,共同开发阿尔茨海默病和偏头痛领域新药,其中就包括了 Erenumab;2017 年 4 月,两家公司扩大了针对 Erenumab 的全球合作,共同在美国开发 Erenumab,安进保留在日本的独家商业化权利,而诺华则在世界其他地区商业化该产品。
据 Insight 数据库显示,Erenumab 于 2018 年 5 月获 FDA 批准上市,用于预防成人偏头痛。此后,又相继在欧盟和日本获批。获批后销售额逐年上涨,2022 年全年销售额达 6.32 亿美元。
在国内,于 2019 年 2 月启动临床,并于 2022 年 4 月申报上市(受理号:JXSS2200012)。
Erenumab 在预防偏头痛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多项大型、全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中进行了研究和评估,包括 4 项安慰剂对照 II 期和 III 期全球关键注册临床研究以及参与 DRAGON、EMPOwER、LIBERTY 等后续研究。
LIBERTY 是针对既往 2-4 种预防性治疗失败的发作性偏头痛的研究;而 DRAGON 研究和 EMPOwER 研究则是以亚洲人群为主的 III 期关键注册研究,其中,前者以中国人群为主。
2021 年 3 月,诺华宣布 DRAGON III 期研究取得积极结果达到主要终点。这是一项随机双盲、多中心、安慰剂对照的 III 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 Erenumab 预防性治疗成人慢性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该研究共入组 557 例患者。结果表明,Erenumab 70 mg 组在 12 周双盲治疗期最后 4 周相比基线降低每月偏头痛天数(MMD)疗效终点(主要终点)上显著优于安慰剂组。此外,Erenumab 70 mg 组每月偏头痛天数相比基线减少 50% 以上的应答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同时,Erenumab 的安全耐受性特征与安慰剂组相似,未发现新的安全性问题。
百亿市场“CGRP靶点”异军突起
根据Evaluate Pharma数据,2020年,偏头痛的七个主要市场(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和日本)大约合计为60亿美元,在患者治疗意识不断提高及创新药物相继面世的推动下,2024年该领域市场规模可超110亿美元。
目前偏头痛的治疗包括发作期缓解急性症状和预防治疗两部分。在发作期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用于轻度发作的止痛药或非甾体抗炎药,以及用于中度或重度发作的 曲普坦类或5HT1B/1D受体激动剂;预防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CGRP受体拮抗剂、抗癫痫或抗抑郁药物等。
曲普坦类药物常被作为一线治疗偏头痛的首要选择,已经纵横偏头痛药物市场几十年,1970-2018年间,FDA获批的药物主要以5-羟色胺系统及其受体5-HT1D/1B靶点为主。
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三叉神经中CGRP的释放成为被普遍接受的偏头痛成因,阻断CGRP信号传导以预防和中止疼痛性偏头痛发作的有效性逐渐得到验证。近年来,由CGRP/CGRPR靶向偏头痛新药强势崛起,CGRP抑制剂已经逐渐替代曲坦类药物成为治疗偏头痛的新生主力,据悉,2018-2020年间批准的4款偏头痛治疗药物中,3款靶向CGRP,1款靶向5-HT1F受体。
当下,各大药企对CGRP靶点药物的研发火热高涨,研发方向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单克隆抗体,靶向CGRP或CGRP受体,主要用于预防偏头痛发作,起效相对较慢,肝肾损伤小,作用时间长;另一类是小分子抑制剂,靶向CGRP受体以阻断CGRP结合,起效迅速,能够用于偏头痛的预防和缓解。
自2018年5月,全球首款CGRP的偏头痛药物Aimovig获批用于预防性偏头痛,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已有 8 款靶向CGRP受体拮抗剂获批上市,包括4款单克隆抗体(诺华/安进的Aimovig、Teva的Ajovy 、礼来的Emgality 、Lundbeck的Vyepti )和4款小分子抑制剂(辉瑞的Nurtec和Zavzpret 、艾伯维的Ubrelvy和Atogepant )。
根据Evaluate Pharma预测,CGRP/CGRPR药物,预计2027年超过65亿美元的销售额,未来极具市场“钱景”。
从市场销售来看,当前艾伯维的Ubrelvy、礼来的Emgality、安进/诺华的Aimovig以及辉瑞的Nurtec四家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市场占比超70%。根据各企业财报,Emgality2022年销售6.51亿美元,Ubrelvy的2022年销售额为6.8亿美元,Aimovig的2022销售额4.14亿美元,辉瑞的Nurtec并未具体披露2022销售情况,但是其2021年5.26亿美元,可见各家的主力产品势均力敌。
从用药形式上看,目前上市的CGRP受体拮抗剂的用药形式已经多样化,从最初的只能皮下注册,发展到如今的鼻用喷雾,药企们在新药的布局上确实是煞费苦心。
辉瑞和艾伯维均手握两款CGRP受体拮抗剂,目前艾伯维主打偏头痛口服新药,而辉瑞则在CGRP受体拮抗剂用药方式上有更多的探索,在2023年3月刚获批的Zavegepant就是全球首款偏头痛鼻喷剂。
此外,辉瑞的Nurtec是目前首个且唯一一个具有快速溶解口腔崩解片剂型CGRP受体拮抗剂,也是目前唯一一款获批可同时用于治疗和预防偏头痛的口服CGRP受体拮抗剂。2021年11月10日,辉瑞与Biohaven公司达成协议,获得美国境外Nurtec和Zavegepant商业化权益,总交易金额高达12.4亿美元,其中首付款5亿美元,包括1.5亿美元现金和3.5亿美元以25%的市场溢价购买Biohaven股权,以及里程碑付款7.4亿美元。
近两年,辉瑞重金押注偏头痛药物领域,可见CGRP受体拮抗剂“很吃香”,未来辉瑞也必将是艾伯维片在该领域的重磅竞争对手。
市场前景良好
全球范围内,偏头痛患者基数达10亿之多,市场空间巨大。偏头痛药物销量逐年增加,2018年达到38亿美元。
随着CGRP靶向药物的涌入,该市场未来10年预期大幅增长,规模可超过110亿美元,而CGRP靶向药2027年销售额预计为65亿美元。
在急性偏头痛市场上,据专家估计,因对原有药物不耐受、无响应或有禁忌症,15-20%的患者将成为非曲坦类药物的潜在消费群体。CGRP制剂因其持续的疗效等优势将得到更多患者的选择,尤其口服CGRP制剂驱动的急性偏头痛市场可能会在2027年翻倍,超过40亿美元,玩家们很快就可以从急性领域的CGRP靶向疗法中获益。
另外,CGRP(R)药物在国外售价较高,尤其单抗类药物全年用药费用更是高达6000美元/年,国内市场是否能接纳高昂的治疗费用值得商榷。所以,对于国内偏头痛患者来说,可能在未来5-10年国内抗偏头痛药物仍将以曲坦类药物为主。
放眼全球,CGRP(R)抑制剂作为一种创新型药物,基于其较好的耐受性和生物利用度等优点,将占据偏头痛市场越来越高的份额,未来可期。
公司地址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北街街道虹山湖路42号虹山大酒店(百灵.希尔顿逸林酒店 )幢14层9号联系电话
15339537795电子邮箱
1690556182@qq.comCopyright © 2022-2023 贵州源妙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200708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