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黄雀延颈欲啄,殊不知弹丸在其下。
今年上半年,就在K药和H药间的“药王”之争刚有眉目之时,减肥的奇效,让能降糖的GLP-1如虎添翼,诺和诺德的Semaglutide在2023H1营收约92亿美元,以87.22%的增速超过H药,俨然一副欲与K药争“王座”的架势。
然而“黄雀”不止一只,礼来的Tirzepatide 2023H1销售额为15.48亿美元,上量虽不如Semaglutide,但Tirzepatide为2022年5月获批,在7个月时间创下4.83亿美元销售额,2023H1又比2022年增长了220.50%,两只“黄雀”在啄食“螳螂”之前,先拉开阵仗较量起来。
殊不知一颗“弹丸”正瞄准其中一只“黄雀”。近日,礼来在ClinicalTrials.gov注册了Orforglipron的3期临床试验,该项试验是直接比较Orforglipron与口服版Semaglutide在2型糖尿病和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足的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减肥市场硝烟起
礼来和诺和诺德正面交锋
据了解,SURMOUNT-5研究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的IIIb期研究,拟纳入700例体重指数(BMI)≥30kg/m2或≥27kg/m2且之前被确诊患有以下至少一种与体重相关的合并症:高血压、血脂异常、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心血管疾病的非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研究主要终点为Tirzepatide vs 司美格鲁肽(2.4mg)在第72周时受试者体重较基线的变化;次要终点包括72周时,减重10%、15%、20%、25%、30%患者比例等。
目前,减肥市场上诺和诺德与礼来是主要竞争者,并且司美格鲁肽以及Tirzepatide均已在大规模人群中拿到了不错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有业内人士认为,礼来公司设计SURMOUNT-5是为了证明Tirzepatide比司美格鲁肽更优秀,还是仅仅是为了显示非劣效性,还得看后续结果。
GLP-1药物在减重领域的探索一直备受市场期待。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属于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而礼来的替尔泊肽是GLP-1/GIP双重受体激动剂,GLP-1和GIP是两种天然的肠促胰素,研究表明GIP可以减少食物摄入、增加能量消耗,从而减轻体重,当GIP与GLP-1受体激动剂联合使用时,可能会对患者血糖和体重产生更大的影响。
在降体重方面,礼来公布的Mounjaro针对肥胖的Ⅲ期临床试验SURMOUNT-1,每周1次皮下注射后,第72周Mounjaro(5mg, 10mg, 15mg)在试验中为非糖尿病患者平均减重最高达到22.5%。同样Ⅲ期临床实验,相比之下,每周1次皮下注射治疗,68周Wegovy(2.4mg)在实验中非糖尿病患者平均体重减重只有16.9-18.2%。然而,如果没有头对头的研究,无法确定Wegovy与Mounjaro之间减重疗效的确切表现。或许这是新的SURMOUNT-5试验的目的。
据估计到2030年全球减肥药的销售额将达到300亿美元,市场巨大。尽管市场对于减肥药物的需求庞大,但是严格的监管造成减肥药品上市困难,监管机构要求药物需满足减轻总体重的5%的条件,因此,减肥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截止目前,只有六种在市面上批准上市的减肥药。而中国仅有奥利司他(Orlistat)被批准用于减肥的治疗,治疗药物种类单一已无法满足临床的治疗需求,我国减肥药物市场仍是蓝海。
在减肥市场目前诺和诺德占主导地位。2月1日,诺和诺德披露了年度业绩,2022年司美格鲁肽总营收772.37亿丹麦克朗(约合109亿美元)。
2022年10月,FDA已授予Tirzepatide用于成人肥胖或超重的快速通道指定,目前礼来已向FDA提交减重适应症上市。面对百亿减肥药市场,礼来的Tirzepatide能否撼动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产品线的霸主地位?
GLP-1巅峰对决,拉向另一个战场
2018年,礼来以0.5亿美元的首付款从中外制药获得了Orforglipron全球开发和商业化权利。
对比Tirzepatide和Semaglutide,Orforglipron没有显示出特别的优势。在2023年6月的83届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大会上,礼来公布的Orforglipron用于减重的临床2期研究数据显示,在26周时,Orforglipron实验组(剂量)减重8.6%-12.6%,而对照组(安慰剂)为2.0%,在36周时,Orforglipron实验组(剂量)减重9.4%至14.7%,而对照组(安慰剂)为2.3%。
Orforglipron的另一项2期研究同样在83届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大会上公布,研究数据显示,Orforglipron达到了主要和次要终点,在26周时实现了A1C和体重的显著降低,但这一结果也仅是相比度拉糖肽。
殊不知,用药成本才是礼来拼杀的真正突破口。Orforglipron是一种非肽类GLP-1受体激动剂,最显著的优势,就是相比肽类药物,更容易被制造和包装成药片。
疗效虽好,但费用的高昂却是阻碍GLP-1市场发展的最大阻力之一,礼来曾在2022年披露Mounjaro用于治疗糖尿病的月标准费用为974美元,而诺和诺德的Semaglutide用于减重每月为1349美元,用于糖尿病为892美元。
因生产能力限制,美国FDA在8月8日更新的药物短缺名单中,Mounjaro、Semaglutide、利拉鲁肽均在名单中,礼来曾在财报中称Mounjaro多个规格产品出现间歇性缺货,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在2023年3月也发布声明称,诺和诺德生产的Semaglutide将面临较长时间的短缺,预计持续整个2023年,虽然诺和诺德公布了一项针对丹麦工厂、价值高达23亿美元的重大扩建计划,但顺利的话,也要到2029年才能投产。
礼来在此时注册了Orforglipron与口服版Semaglutide头对头的3期临床试验,无疑是将GLP-1的对决拉向了拼杀用药成本的另一个“战场”。
中国同样是礼来选择的主“战场”之一,据国家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显示,2023年8月以来,礼来在国内注册了LY3502970胶囊的3项临床试验,适应症包括肥胖或超重、合并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及伴体重相关合并症,而LY3502970正是Orforglipron。
此时,在拼完疗效,拼长效,拼完长效,拼用药方式,算上如今的用药成本,GLP-1才算是真正进入到白热化的竞争阶段。
中国药企GLP-1赛道竞争“内卷化”
今年有两款GLP-1国产减肥药有望上市,分别是仁会生物原研的BEM-014注射液(贝那鲁肽),和华东医药子公司中美华东的仿制药利拉鲁肽注射液。
2021年10月,仁会生物的这款贝那鲁肽注射液,作为首款GLP-1国产糖尿病新药上市,商品名为谊生泰。去年3月,仁会生物提交该药肥胖适应征上市申请,商品名拟为菲塑美。
今年3月,中美华东的利拉鲁肽注射液获批上市,与诺和诺德的一代GLP-1糖尿病药Victoza成分类似,商品名为利鲁平。去年7月,该药也已针对肥胖症适应征申报上市。
作为老牌胰岛素细分龙头企业,通化东宝研发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利拉鲁肽,预计也将于今年年底获批上市,不过目前尚没有资料显示通化东宝有开发该药肥胖适应征的计划。仿制利拉鲁肽注射液减肥药的企业还有复星医药子公司万邦生化和爱美客子公司诺博特生物,项目分别处于三期和一期临床阶段。这些产品未来都需要面临司美格鲁肽的“追击”。
面向减肥市场,通化东宝选择押宝在GLP-1/GIP双靶点激动剂THDBH120/121,对标礼来替尔泊肽,寄予了成为“更长效的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的重磅药物”的期待,目前糖尿病适应征已获批临床,不久后也将开发肥胖适应征。此外公司还有一款GLP-1新药THDBH110/111,目前还在临床前研究阶段。
国内糖尿病领域龙头企业华东医药,则正在加快全球市场布局GLP-1新药。其控股子公司道尔生物开发的全球首创GLP-1R/GCGR/FGF21R长效三靶点激动剂DR10624正在新西兰开展一期临床试验,获批适应征包括2型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等;华东医药还从日本SCOHIAPHARMA,Inc.引入GLP-1R/GIPR双靶点激动剂SCO-094及其衍生产品,SCO-094在英国已进入临床二期,而华东医药将在中国启动SCO-094产品2型糖尿病、减肥等适应征的临床试验。
不少中国创新药企已经携减肥产品出海。针对肥胖适应征,在中国已进入三期临床阶段的先为达XW003(依诺鲁肽)注射液,同时正在澳洲开展二期临床,先为达的依诺鲁肽口服制剂XW004、口服片XW014均在美国开展I期临床;鸿运华宁的GMA106在澳洲开展I期临床,近期在中国获批临床;硕迪生物口服GSBR-1290正在日本和美国分别进行二期和一期临床;德睿智药的MDR-001片的临床申请已在中美双双获批。
质肽生物在研的10个产品管线中,ZT002注射液、ZT003注射液、ZT006口服片均选择“中、美、澳三报”,其中ZT002推进最快,已在澳大利亚完成一期临床,在中国也已获批2型糖尿病和肥胖两个适应征。而其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仿制药ZT001也在中国进入一期临床。值得一提的是,成立于2018年的质肽生物专攻糖尿病、肥胖等代谢领域疾病,多位核心团队均出自诺和诺德。
华东医药的两家子公司九源基因和中美华东,还各自握有一款司美格鲁肽类似药,2型糖尿病适应征的国内临床进度分别处于三期和一期。等不及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2026年专利到期,华东医药对其提出专利挑战,2022年9月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判定司美格鲁肽核心专利全部无效,但诺和诺德提出了上诉,案件还未尘埃落定。
记者统计发现,目前国内企业研发的司美格鲁肽类似药至少有10款,唯一一家已就肥胖适应征申请临床并获批准的,是联邦制药(03933.HK)的司美格鲁肽类似药,其针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试验也已进入三期。它们都跃跃欲试想在2026年前抢先“分一杯羹”。
而在国产减肥药开发第二梯队中,信达生物(01801.HK)的双靶点受体激动剂IBI362(玛仕度肽)注射液有望率先撞线。该药自礼来引进,信达生物拥有中国地区的商业化权益。5月11日,信达生物公布了积极的二期临床数据,治疗24周后,9毫克治疗组的体重相对基线平均下降15.4%,堪比头部企业。目前三期临床正在进行,一切顺利的话,该药有望在2024年年底或2025年初上市。
在其身后,恒瑞医药、石药集团、甘李药业、东阳光长江药业、博瑞生物、众生药业、信立泰、乐普医疗、翰森制药、诺泰生物等上市药企纷纷入局,先为达、鸿运华宁、闻泰医药、派格生物、德睿智药、民为生物、硕迪生物等创新药企各显神通,靶点、成分类型和剂型较为多样。
赛道如此拥挤,未来对于这些企业而言,除了用产品效力和安全性数据说话,在商业化上也将面临很大的考验。
公司地址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北街街道虹山湖路42号虹山大酒店(百灵.希尔顿逸林酒店 )幢14层9号联系电话
15339537795电子邮箱
1690556182@qq.comCopyright © 2022-2023 贵州源妙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200708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