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厦门雄霸 > 新闻中心 > “三桶油”挺进地底深层!浅层的油气量不够用了吗?深层油气开发的意义何在?
“三桶油”挺进地底深层!浅层的油气量不够用了吗?深层油气开发的意义何在?
时间:2023-10-13 10:57:30 点击次数: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陆上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年钻超深井200口以上,不断刷新亚洲超深井井深纪录。截至目前,我国埋深大于4500米的油气田主要集中在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

全国乃至全球新增油气的储量主要来源于深层。我国埋深大于4500米的油气资源量占全国油气资源总量的1/3以上,深地探测的重大突破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高端制造、先进材料和核心软件等。

全国首个深层油气创新联盟在山东青岛成立!

深层油气创新联盟是以深层油气全国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由国内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共同组成,旨在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促进深层油气勘探开发科技创新发展,为深层油气低成本、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技术和人才支撑。

深层和超深层成为我国油气勘探的主阵地,是否意味着浅层的油气量不够?深层和超深层的油气勘探对保障能源安全意味着什么?

1、油气上产由“深”释放

历经多年勘探开发,浅层油气剩余资源量有限,不足以支撑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角度、支撑石油化工工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往深层走,把深层的油气资源探明、生产出来,非常有必要。

深地勘探可以提高国家能源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促进国内工业稳定发展,减少进口依赖。有了深地资源的强力支撑,我们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供应就有了底气。

通常而言,业内将水深超过300米的水域称为深水,把井深超过3500米的井定义为深层井。深层油气勘探开发汇聚了深地资源领域从科学技术到材料装备的几乎所有前沿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日祥日前表示,未来深层油气的勘探、开发和装备技术对提升我们国家的能源安全以及抗风险的能力非常重要。

近年来,“三桶油”深层、深水深层油气勘探开发成果亮眼,展现出强劲的开发潜力和增储上产能力。

“三桶油”挺进地底深层!浅层的油气量不够用了吗?深层油气开发的意义何在?

据统计,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超过6000米的深井数量已达1700多口,占全国80%以上,其中超8000米的深井已成功钻探超100口。目前,我国首口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钻井深度过半。今年7月,我国第二口万米科探井——深地川科1井正式开钻,超深井已成为增储上产的重要支撑。

与此同时,深水深层油气开发加快步伐。2022年10月,中国海油对外宣布,在海南岛东南部海域琼东南盆地再获勘探重大突破,发现了我国首个深水深层大气田宝岛21-1,探明地质储量超过500亿立方米,实现了松南-宝岛凹陷半个多世纪来的最大突破,是加快深海深地探测取得的有力进展。

中国石化的深地勘探之旅同样精彩。2022年8月10日,中国石化宣布,其在“深地一号”——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基地顺北803斜井,测试获高产工业油气流,折算日产原油244.3吨、天然气97万立方米,油气当量达到1017吨,成为顺北油气田超深层第15口“千吨井”。2022年,中国石化在顺北油气田垂直深度超过8000米的井已达46口,整体超十亿吨级资源阵地进一步落实。截至目前,“深地一号”已落实4个亿吨级油气区,成为近10年来塔里木盆地石油勘探的新亮点。

一深带万难。能够将井深推进到几千米,有赖于我国工业制造能力的整体提升。

以深地塔科1井为例,钻机是深井工程的“动力心脏”。深地塔科1井采用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1.2万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这台钻机高达72米,相当于24层楼高。与普通钻机相比,载重提升能力由三四百吨提高到900吨,可以同时吊起150头成年大象。

作为中国第一口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旨在探索万米级特深层地质、工程科学理论。它的开钻,标志着我国向地球深部探测技术系列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将为我国未来的科学研究和油气资源开发提供重要的基础和支持。

目前,我国深地钻探已跻身世界深部地学研究前列。以技术突破挑战深地钻井极限,深入探索地球内部结构和演化规律,“三桶油”等联合成立全国首个深层油气创新联盟将进一步为深部地学研究提供支持,成为石油工业新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

2、深层油气开发的意义

从全球来看,油气勘探往深层、超深层发展是重要的趋势,我国把深部油气勘探作为国家战略。四川盆地向万米深井发起挑战,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物探和地质工程以外,钻井技术必须全部过关。

过关的意思是,不仅要打到这个深度,而且要打好,打得快,成本尽量低。只有这些都完成后,才有可能对深部油气进行商业性开发。2020年,国家重大专项对我国钻井水平进行评估,专家们一致认为,我国基本建立了解决7000米深井的技术体系,从打成第一口7000米深井,到真正建成它的技术体系,我们用了40年的时间。

都说“上天不易,入地更难”,要向深地进军,我们还面临很多难题。一是深部油气有效探测难题,目前的探测技术对深部油气探测精度不够,需要研发有针对性的探测技术;二是岩石组分和结构复杂,易造成蹩钻、卡钻、井壁失稳、钻井液性能易恶化等难题,影响深部油气开发;三是超高温、超高压、复杂流体难题,以万米深井来说,井下温度将超过200℃,超高温、超高压可能导致部分钻井设备及元器件无法有效运行,甚至造成钻井事故;四是针对万米深井作业的钻井设备,面临提升负荷大,循环压耗高和起下钻强度大等问题,必须开展更大功率、更高压力等级和更高自动化程度的高效钻井装备研发。

“三桶油”挺进地底深层!浅层的油气量不够用了吗?深层油气开发的意义何在?

我国目前深层钻井的主战场,是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按照国际通用标准,钻井垂深6000—9000米为超深井,超过9000米为特深井,超过12000米为特超深井。我国深井、超深井钻井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第一口超深井——7002井(女基井)1971年在四川广安市武胜县开钻,1976年完钻,井深6011米,在我国石油钻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第一口特深井——塔深5井位于塔里木盆地,2021年完钻,井深9017米。现在,位于绵阳市盐亭县蓬莱气区的蓬深6井完钻井深9026米,创亚洲最深直井纪录。

深层油气已成为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的主战场之一,不断刷新的井深纪录,说明我们的油气勘探开发理论和技术整体发展到了更高的阶段。

Copyright © 2022-2023 贵州源妙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200708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