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状材料如棉花等自古以来就有保暖的效果,发展到今天,将许多材料制备成纤维状态,作为高级耐火材料在高温热工设备保温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耐火纤维制品是一种新型的耐火材料,并兼有耐火和保温的作用,同时具有质量轻、导热系数低、比热小、热稳定性好、耐高温、耐热震和抗机械震动、柔软、容易施工等许多优点,用作工业窑炉内衬材料,可节约能源30%左右,减轻炉衬重量量70%以上,是设计与制造高热效率电炉时提倡选用的新型轻质耐火材料。
通常把使用温度在1260℃以上的纤维材料称作耐火纤维,这种材料近50年来发展较快,被喻为第三代耐火材料。
耐火纤维的应用
用耐火纤维棉制成了毯、毡、纸、板、绳、异形制品等,这些形状特点为电炉的砌筑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纤维可以压挤到砖砌电炉的裂缝和所有缺陷的地方,再加上耐火纤维炉衬的升温和冷却周期短,极大地降低了电耗,提高了工作效率。
耐火纤维作为耐火隔热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机械、建材、造船、航空、航天等工业部门。耐火纤维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一类,属于纤维状的耐火材料,也是一种高效绝热材料,具有一般纤维的特性(如柔软、强度高等),又具有普通纤维所没有的耐高温、耐腐蚀和抗氧化的性能,克服了一般耐火材料的脆性而且有非常显著的节能效果。
因为耐火纤维材料制品的节能特点备受企业的青睐,但是也具备一定的劣势,由于耐火纤维是非致密材料,耐火纤维制品不耐冲刷,可用作高温下与火焰接触,但不适合做高速气流、熔融金属和熔渣接触的炉衬。因为金属熔体和熔渣能渗入纤维而导致炉衬的损坏,所以耐火纤维一般不适用与熔融物直接接触的部分,在那些经常遭受机械挤压、碰撞、摩擦的部位,需要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
耐火纤维的生产工艺
耐火纤维的生产工艺有很多种,主要介绍以下几种:
(1)喷吹法。将原料在高温电炉内熔融,形成稳定的流股引出,用压缩空气或高压蒸汽喷吹成纤维丝。
(2)提炼法和甩丝法。高温炉熔物料形成流股,再进行提炼或通过高速离心机的滚筒将流股甩成纤维丝。
(3)胶体法。将物料配制成胶体盐类,并在一定条件下固化成纤维坯体,最后锻烧成纤维。
此外,还有载体法、先驱体法、单品拉丝法和化学法等。
耐火纤维制品的分类和使用温度如图所示:
九大耐火纤维的制备方法和耐温温度
各种工业炉窑用耐火纤维不仅有显著的节能效果,还推动了施工方法和结构创新,使炉窑向高效、节能、轻型化方向发展。其中,氧化铝纤维以其坚固、耐热、轻质、电气性等优异性能,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电核能、军工以及汽车工业等领域,是国外的重点管制出口材料,除此之外,耐火纤维有多晶质和非晶质之分,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一、硅酸铝质耐火纤维
01 简介
硅酸铝质耐火纤维是指以耐火粘土熟料(焦宝石)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玻璃纤维态隔热耐火材料。又称普通硅酸铝纤维。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出现用高岭土作为原料、经熔融喷吹制成普通硅酸铝耐火纤维。50年代初开始小批量生产,当时主要用作填塞工业炉炉墙的膨胀缝。60年代初发展了二次制品加工工艺,生产出了毯、毡、纸、绳、真空成型制品等各种二次制品,扩大了耐火纤维的使用范围。使普通硅酸铝纤维的产量急速增加,生产技术也趋于成熟。中国于1971年开始研制普通硅酸铝耐火纤维,至1976年已能用电弧护加喷吹法进行批量生产。1979年开始研究电阻炉连熔连吹成纤技术和设备;1983年完成中间试验;1985年建成了第一条中国式的电阻炉连熔连吹工艺生产线,规模为年产500t原棉。
02 制备方法
目前我国硅酸盐耐火纤维系列制品的生产能力在5~6万t,利用煤矸石应用甩丝工艺生产高档硅酸铝耐火纤维颇有发展潜力,山西大同、怀仁等地有丰富煤矸石储量;也可直接利用电厂的粉煤灰为主要原料,以氧化铝粉为辅助原料生产硅酸铝耐火纤维。
03 耐温温度
硅酸铝纤维属于短纤维(纤维长度在0.2m以下为短纤维;0.2m以上为长纤维,又称连续纤维),纤维平均直径2.3~2.8 µm,长度由几毫米到250mm,是高温玻璃体,w(Al₂O₃)43%~54%,w(SiO₂)43%~54%,含有少量杂质。
采用纯度较高的工业氧化铝粉和硅石做原料生产的高纯硅酸铝,长期使用温度为1100 ℃,当Al₂O₃含量达到60%~62%就是高铝纤维,使用温度为1200 ℃。当Al₂O₃含量越高,纤维的收得率越低,在原料中添加氧化铬使玻璃形态转化,可提高使用温度到1400 ℃;添加氧化锆能促使个别纤维长度增长2~3倍,使用温度也能达到1400 ℃。
二、石英玻璃纤维
01 简介
石英玻璃纤维是指SiO₂含量达99.9%以上、丝径在1~15µm的特种玻璃纤维,具有卓越的电绝缘性,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系数是所有矿物纤维中最好的。石英玻璃纤维又称二氧化硅纤维,是一种由纯二氧化硅制成的纤维,利用石英玻璃纤维材料制成的纱线和非织造布具有良好的耐热冲击、热绝缘性及耐化学腐蚀性,在产业领域的应用有一定的潜能。据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专家介绍,1979年菲利华公司的前身沙市石英玻璃厂,就根据当时建材部军工办下达的任务,在全国首家试制成功了高纯度石英纤维和硅油型石英纤维。从此与国防军工建设结下了不解之缘。近30年来先后研制生产了超细石英纤维、高强可编石英纤维、新型连熔石英纤维、中空石英纤维等9种石英新材料,广泛用于航空航天等国防高科技领域,为国家多项重点武器和“神舟”飞船1至7号提供了配套材料。
02 制备方法
石英玻璃纤维由纯天然水晶提炼加工成熔融石英玻璃棒拉制而成,拉制过程中的加热方式有氢氧火焰法和等离子法,根据不同的用途来涂覆相应的浸润剂。常见产品种类有超细石英玻璃纤维、高强可编石英玻璃纤维、中空石英玻璃纤维、新型连熔石英玻璃纤维等多种石英纤维。
03 耐温温度
石英玻璃纤维能长期在1050℃下使用,瞬间耐高温达1700℃,仅次于碳纤维。
三、多晶莫来石耐火纤维
01 简介
多晶莫来石耐火纤维属于多晶氧化铝纤维的一种,纤维中Al₂O₃含量在72%~75%的晶质纤维为莫来石纤维。多晶莫来石纤维制品可长期用于1600℃以下的高温热工设备中作绝热材料,如碳化硅电炉、硅化钼电炉、各种钢铁加热炉、机械锻造炉等等,可显著提高设备热效率,大幅度节约能源,提高生产率,改进产品质量。多晶莫来石纤维被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陶瓷、电子、石化、航天等领域高温工业窑炉及其它热工设备的内衬绝热。能达到节能增产、减少炉内温差、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备件消耗、延长炉体寿命、改善工作环境之目的。
02 制备方法
国内最早由洛阳耐火研究所及当年的上海第二耐火厂采用胶体法研制多晶莫来石纤维,根据熔融法成纤原理及实践经验,Al₂O₃含量>70%的Al₂O₃-SiO₂系材料采用熔融喷吹法不会纤维化,要用胶体甩丝法成丝工艺,再经干燥、热处理制得多晶莫来石纤维。
03 耐温温度
通常莫来石纤维使用温度在1400℃以上,美国和日本研制出含80%Al₂O₃的氧化铝纤维和72%的多晶莫来石纤维,Al₂O₃含量适当降低,其性能差别不大。
上海第二耐火厂纤维的理化指标为:w(Al₂O₃)73%~77%,纤维直径<10µm,长度10~100 mm,长期使用温度1400 ℃,短期使用温度1500℃,节能30%~50%。
四、多晶氧化铝纤维
01 简介
氧化铝纤维是以Al₂O₃为主要成分,主晶相为α-Al₂O₃和γ-Al₂O₃微晶体,约有5% SiO₂以莫来石微晶存在,莫来石包裹在Al₂O₃的表面,所以称作多晶氧化铝纤维。多晶氧化铝纤维产品有短纤维,纤维直径3~7 µm,长度10~150mm;长纤维,又称连续纤维,长度0.2m以上。目前氧化铝短纤维一般用于高温热材料,长纤维则用于增强复合材料,在治金、机械、电子、陶瓷、化工、航天等领域中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02 制备方法
我国于1977年开始研制氧化铝耐火纤维,1986年完成扩大工业试验,并开始批量生产。其生产工艺采用胶体法,主要工艺流程分为胶体制备、纤维化和热处理3个阶段。氧化铝纤维虽好,但能够产业化生产的公司却寥寥无几,其生产工艺需要横跨高分子胶体、矿物质干法纺丝、分子链构、高温烧结晶相化等多学科,而且各生产环节都是非标设备,因此量产工艺设备的研发难度很大。国内当前正积极布局产业化,打破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垄断。
03 耐温温度
氧化铝纤维是耐火纤维中的佼佼者,纤维熔点2050℃,单丝抗拉强度极高,还有优良的高温抗蠕变和抗热震性能,特别是连续氧化铝纤维与其他材料复合,可呈现非常优良的性能。多晶氧化铝耐火纤维具有优越的耐高温性能,可在1400℃以上的许多高温窑炉和热工设备上使用。最高使用温度为1600℃,长期使用温度可达1500℃。但氧化铝纤维价格较高,推广应用受到限制。把氧化铝纤维与高铝纤维等一起制成的混合纤维制品,发展较快。
五、碳纤维
01 简介
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即是碳纤维,一般直径5-10微米,耐高温居所有化纤之首。其力学性能优异,同时具有轻质、高强度、高弹性模量、耐高低温、耐腐蚀、耐疲劳等优异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交通、能源、体育休闲等领域。
碳纤维按纤维数量不同可分为小丝束和大丝束。小丝束性能优异,但成本较高,碳纤维的开发起初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小丝束性能更能满足航空航天、军工复材的需要,但受成本制约,难以在风电叶片等领域实现推广应用;大丝束在保持碳纤维优良性能的前提下,通过提高单线产能,大幅降低成本,打开碳纤维广泛运用于工业和民用领域大门。
02 制备方法
世界碳纤维产业已形成了黏胶基、沥青基和聚丙烯腈基三大原料体系,其中黏胶基和沥青基碳纤维用途较单一,产量也较为有限,而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兼具良好的结构和功能特性,是碳纤维发展和应用的主要品种。PAN基碳纤维的制备过程一般分为原丝制备和碳丝制备两个阶段,其中原丝制备包括聚合、纺丝工段,碳丝制备包括预氧化、碳化工段。碳纤维工艺复杂,生产条件要求严格,整个工艺流程中涉及技术参数控制点3000-5000个。大丝束碳纤维生产技术难度更大,体现在原丝、预浸料和碳化等多个环节的均匀性和毛丝控制等方面。目前,国产碳纤维进入要求极高的航空航天领域,打破了美、日等国的技术垄断。
03 耐温温度
碳纤维在空气中可耐300℃左右的高温,在真空中可耐1800℃的高温,而换做惰性气氛下可耐2400℃的高温,不同环境,耐高温程度会发生巨大变化。
六、碳化硅纤维
01 简介
以碳和硅为主要成分的高性能陶瓷纤维是碳化硅纤维,具有高温耐氧化、高硬度、高强度、高热稳定性、耐腐蚀、密度小等优点。与碳纤维相比,在极端条件下碳化硅纤维能保持良好的性能。碳化硅纤维用途十分广泛,主要用作耐高温材料和增强材料。耐高温材料包括热屏蔽材料、耐高温输送带、过滤高温气体或熔融金属的滤布等;用做增强材料时,常与碳纤维或玻璃纤维合用,以增强金属(如铝)和陶瓷为主,如做成喷气式飞机的刹车片、发动机叶片、着陆齿轮箱和机身结构材料等,还可用做体育用品,其短切纤维则可用做高温炉材等。
02 制备方法
碳化硅长丝的制造过程是将聚硅烷在400℃以上,发生热转位反应,使侧链上的甲基以亚甲基的形式,导入主链的硅-硅间,形成聚碳硅烷,然后通过干法纺丝或熔体纺丝制成纤维。为防止纤维在碳化过程中发生熔融粘接,须先在较低温度下作不熔化处理。不熔化纤维在真空或惰性气体中加热至1200~1500℃,侧链的甲基与氢同时脱出后只留下硅-碳的骨架成分,并形成β-碳化硅结构的纤维。最后进行上浆处理及集束卷绕。上浆剂的种类视最终用途而定,用于增强塑料时上浆剂可选用环氧树脂,增强金属及陶瓷时则要求进一步在较低温度下将上浆剂热分解掉。由—碳化硅细晶粒组成的连续纤维,可用气相沉积或纺丝烧结法制造。碳化硅纤维的制造方法有先驱体转化法、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活性碳纤维转化法和超微粉高温烧结法4种,目前广泛使用的是先驱体法,技术相对成熟,生产效率高,成本比较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03 耐温温度
自20世纪80年代SiC纤维问世以来,SiC纤维已有三次明显的产品迭代,其耐热性与强度都得到了明显增强。目前,第三代碳化硅纤维的最高耐热温度达1800-1900℃。
七、氮化硼纤维
01 简介
氮化硼纤维是一种新兴材料,具有耐高温、耐化学腐蚀、加工性好、自润滑、与多种金属不浸润、介电常数和损耗角正切小等优良特性,主要用于陶瓷基复合材料增强剂、导弹和飞行器的微天线窗零件等。
02 制备方法
以硼酸为原料制备B₂O₃无机前驱体,然后在NH₃(>1000℃)和N₂(<2000℃)中氮化得到氮化硼前驱体,进一步处理得到氮化硼纤维。
03 耐温温度
高质量的氮化硼纤维可在900 ℃以下的氧化气氛和2800 ℃以上的惰性气体中长期使用。
八 氧化锆纤维
01 简介
由于碳纤维在航天领域暴露出易氧化、隔热差等问题,以及超高温复合材料的需要,氧化锆连续纤维的研究受到关注。氧化锆(ZrO₂)纤维是一种多晶无机耐火纤维,耐高温、抗氧化、耐酸碱腐蚀、化学性能稳定、隔热性能优异,且常温下绝缘而高温下导电,因此氧化锆纤维及其制品纤维板、纤维布、纤维毡等在航空航天、原子能、冶金和石油化工等行业有着极大的应用需求。
02 制备方法
制备氧化锆纤维,特别是连续纤维,普遍采用前驱体转化法,即先制得有机或无机的前驱体纤维,再将其热处理转化为预定组成和结构的氧化锆纤维。还有一些方法如:挤压法,将氧化错胶体或粒子靠增稠剂将错盐溶液纺成凝胶纤维,热处理和缎烧后制成纤维;浸渍法,将勃胶丝或其织物浸泡于错盐溶液中,再热解和锻烧而得;采用类似氧化铝纤维的制法制取氧化错纤维。用作耐烧蚀隔热功能复合材料及结构复合材料增强剂、燃料电池部件等。电化学气相沉积法、电泳法、ZrO₂-Fe3O4共晶直接固化法等都不适于工业化生产。
03 耐温温度
氧化锆纤维可在1500℃以上的超高温下长期使用,最高使用温度可达2200℃,即使在2500℃下仍能保持完整的纤维形状。
九 硼纤维
01 简介
硼纤维是一种在金属丝上沉积硼而成的无机纤维,具有高压缩强度、高拉伸强度、高弹性模量、低密度(相对密度为钢材的1/4)、质量轻、耐高温、耐酸碱、绝缘性好、可吸收中子等特性,综合性能优于常见的玻璃纤维与碳纤维,是良好的增强材料,可与金属、塑料或陶瓷复合,制成高温结构用复合材料,由于其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在航空、航天和军工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硼纤维活性大,在制作复合材料时易与基体相互作用,影响材料的使用,故通常在其上涂敷碳化硼、碳化硅等涂料,以提高其惰性。在硼纤维基础上利用纳米技术生产得到的纳米硼纤维,其强度更高,是碳纤维的三倍,质量更轻,是碳纤维的三分之一,可作为高性能增强剂用来制造超高性能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与军工国防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02 制备方法
硼硬度高,仅次于金刚石,无法直接制造纤维,通常是以金属丝以及石英、玻璃、石墨长丝为芯材,将硼覆盖于表面制得硼纤维。硼纤维制备工艺主要有化学气相沉积法、乙硼烷热分解法、硼熔融法等,其中化学气相沉积法是主流工艺。通常将氯化硼与氢反应,还原成的硼在经过电化学清洗过的直径10µm左右的钨丝上沉积,再加热到1200℃左右,可用自身电加热或高温感应加热制得硼纤维。
03 耐温温度
硼纤维在惰性气体中,高温性能良好(熔点熔点2050℃),在空气中起过500℃时,强度显著降低。
耐火纤维材料在当今高科技和尖端技术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在主流的几种耐火纤维中,碳纤维的研究和应用已达到较高水平,其最鲜明的特点是高比强度和高比模量,然而它也有固有的缺点,如断裂伸长率小、热导率大、高温抗氧化性差等;除氧化锆纤维外的其他纤维也分别存在强度低、使用温度低、热导率大、耐腐蚀性差等缺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节能环保将成为永恒的话题,以隔热保温为主要用途的耐火纤维,将是发展的热点。特别是随着高科技的不断进步,对高档连续纤维的需求量会大幅度增加,后续也会逐渐往耐火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方向发展,结合不同材料的优势,来提高纤维材料的综合性能。
公司地址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北街街道虹山湖路42号虹山大酒店(百灵.希尔顿逸林酒店 )幢14层9号联系电话
15339537795电子邮箱
1690556182@qq.comCopyright © 2022-2023 贵州源妙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200708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