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厦门雄霸 > 新闻中心 > 全面取消限制,制造业又出新政!电机4大外资巨头在华建厂,意味着什么?
全面取消限制,制造业又出新政!电机4大外资巨头在华建厂,意味着什么?
时间:2023-11-08 14:08:14 点击次数:

在2日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今年前9月,我国吸引外资规模同比下降,但仍处于近10年同期较高水平。特别是新设外资企业数较快增长,印证了外商长期在华投资热度不减。

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我国宣布“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主动对照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入推进跨境服务贸易和投资高水平开放”,为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工作指明方向。束珏婷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放宽外资市场准入。研究推动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扩大现代服务业外资市场准入。努力破除影响外资准入的隐性壁垒,保障内外资依法平等进入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二是强化支持政策,打造“投资中国”品牌。会同各部门、各地方落实好国务院出台的稳外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宣传解读和培训,继续出台相应配套细则,确保各项政策落地生效,让外资企业更有获得感。三是推进开放平台建设。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试点,率先建设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服务业开放体系。深入推进国家级经开区创新提升,打造稳外贸稳外资“主阵地”。

“全面取消”意味着什么?

全面取消限制,制造业又出新政!电机4大外资巨头在华建厂,意味着什么?

这是中国政府对开放型世界经济做出的又一个巨大承诺,也是世界自由贸易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释放出了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信号。

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制造业一般有较长的价值链,涉及企业和就业人数广泛,并对制造业活动所在的城市、地区经济有辐射效应,带动地区周边的服务业和相关就业,对整体经济发展有着重要驱动作用。更重要的是,研发、创新离不开制造业,现今人类社会绝大多数创新或多或少都和制造业有关。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工业化进程产生了大量的研发创新成果,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动能。中国经济毫无疑问以制造业为本,全面发展制造业体系,是世界上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同时也是全球的“世界工厂”。

在这个大背景下提出“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体现了当今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竞争格局下的自信,也说明了中国推进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从国际贸易政策理论层面看,对本国制造业的保护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对涉及国计民生、需要保持独立、可靠供应链的战略性行业予以保护,比如国防工业;第二,对一些新发展起来还未成熟的所谓“新生产业”(infant industry)予以保护;第三,保护本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导向的战略性产业;第四,保护涉及大量本国就业和纳税的产业。

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说明目前以上这几方面的考虑都不存在了,至少说明中国本土企业并不担心面临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后的竞争。

从战略性产业独立、可靠供应链角度看,中国早已建立了全面、系统的工业体系,外资的进入只会是独立自主工业体系的补充,不可能从根本上动摇这个局面。从保护“新生产业”角度看,中国积极的产业政策在各个新兴产业中都有布局,尤其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等领域还领先世界,所以也不存在需要保护的问题。中国的外向型导向企业在全球市场上也很有竞争力,据人民日报2019年报道,中国连续十年成为全球货物贸易出口第一大国。因此,并不惧怕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竞争,并不需要政府特殊的保护措施。此外,中国企业在市场上也越来越有竞争力,也不担心外资进入后可能出现的就业和纳税的流失。

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历史性机遇

全面取消限制,制造业又出新政!电机4大外资巨头在华建厂,意味着什么?

这一开放举措充分体现了中国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相比其他工业大国,中国做出这样大胆的开放举措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

这主要基于以下判断:第一,中国拥有充沛的劳动力资源、完备的工业支撑能力和广阔的国内消费市场。这些优势可以为外资企业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第二,随着发达国家产业空心化以及环境规制日益严格,中国无疑已经成为外资制造业的最佳选择。第三,在多边贸易体制面临冲击的背景下,通过对内开放来推动经济发展,既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也有利于维护多边贸易体系。

可以预见,这一开放举措势必会吸引大量外资进入中国制造业领域,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然而,机遇之外,这一开放举措同时也给中国制造业带来了巨大挑战。

随着外资企业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它们将直接与中国本土企业进行激烈竞争。从技术水平和管理方式来看,不少外资企业仍然占有优势,这将对中国企业形成冲击。具体来说,外资企业在自动化、数字化、绿色化等方面的技术水平普遍更高,生产效率更优。在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它们也更加成熟。

这些都将对相对比较落后的中国企业形成强大的竞争压力。面对外资企业的冲击,中国企业必须尽快转变观念,调整经营策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完善管理模式,以适应这一新形势。否则,它们很可能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面对新时代的形势,中国制造业应该何去何从?首先,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等前沿领域加大创新力度。同时,要加强自主品牌培育,提高核心技术的自给能力。其次,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传统制造业领域要实现智能化升级,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端产业。

第三,要以提高质量为中心,不断增强产品的附加值。要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从追求规模到追求质量效益。第四,要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构建智能化的产业体系。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培育数字化制造业新模式。

当前,中国制造业站在了一个历史的交汇点上。全面放开外资准入无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同时也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只要直面挑战,找准方向,中国制造业完全有能力在开放中发展,在竞争中提高,实现新的历史飞跃。

2023年前三季度四家电机巨头在华投资

全面取消限制,制造业又出新政!电机4大外资巨头在华建厂,意味着什么?

诺德仪征:工厂正式投产,规划年产减速机40万台,电机100万台。4月18日上午,德国诺德在江苏仪征新工厂举办了投产仪式,该仪式的顺利举办标志着诺德新工厂-诺德(江苏)传动设备有限公司正式投产。据悉,诺德仪征工厂于2021年10月开工建设,总生产面积达18000平方米,可年产减速机40万台,电机100万台。该工厂是诺德集团在国内建设的第四座工厂,旨在持续加强对中国市场的战略投入。诺德仪征工厂的投产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将与诺德苏州和天津的工厂相互补充,全面提升诺德在中国的产能供应和客户服务。

赛威传动:落户佛山,总投资超100亿元!5月6日,赛威传动(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赛威工业减速机(佛山)有限公司以 21590 万元,于当日下午3时成功竞得位于顺德区大良街道伦桂路以西地块(约240亩)。该项目预计滚动累计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将打造其在中国华南地区最大的制造基地。

德国SEW华南制造基地项目(下称SEW项目)总用地面积约392亩,分两期推进,其中一期项目用地(约240亩)规划容积率不低于1.5,计划2023年一季度挂牌出让,2026年建成投产。预计项目滚动累计总投资将超过1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含地价款)不低于5亿美元或等值人民币,每一期项目自达产年起平均每年税收不低于80万/亩。

尼得科:全球最大电机制造商华南总部佛山开业。5月18日,尼得科华南总部及研发中心项目开业仪式在佛山三龙湾南海片区举行。作为电子电气行业的跨国上市企业、全球最大的电机制造商,尼得科华南总部及研发中心将主要聚焦在电驱动车辆,以及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电驱动系统、运动控制等业务,并致力成为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的企业。项目位于三龙湾南海片区星联ERE科技园,面积超6000㎡,将打造集研发及项目管理、市场营销、行政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华南总部及研发中心。

博格华纳:投资10亿电机工厂投产。7月20日,全球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博格华纳动力驱动系统天津工厂举行开业典礼,该工厂将成为博格华纳在华北地区最重要的生产基据此前披露信息显示,该项目于2022年7月在天津开工,项目总投资10亿元,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建设全自动生产线13条,具备完整的新品开发和配套生产线开发、试验验证试验室等。

除以上电机行业投资,今年以来,特斯拉、摩根大通、苹果等一批批跨国公司高管密集访华;大众汽车集团投资约10亿欧元在合肥建立聚焦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研发、创新与采购中心;世界制冷行业巨头丹佛斯集团在中国投用全球制冷研发测试中心……外资制造业在华投资布局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宽。

Copyright © 2022-2023 贵州源妙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200708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