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山航星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辅导备案获湖南证监局受理,辅导机构为西部证券。据了解,山河星航创立于2008年,专业从事载人轻型飞机和无人机的研发、制造、销售以及通航运营,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中国在低空轻型航空器领域的空白。
山河星航创始人何清华如今已是77岁,这是其创业的第24年。1999年,为了让自己发明的科研成果能够更好的市场转化,何清华在自己53岁时,拿着借来的50万,开启了白手起家的创业历程。
53岁,白手起家

53岁,白手起家,在长沙观沙岭租赁几间闲置厂房成立公司,一路发展,到现在成为跻身全球工程机械企业50强、世界挖掘机企业20强、世界支线飞机租赁前3强的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集团,这就是何清华和他的山河智能的故事。在中国工程机械发展的卷册里,何清华是特殊的一位,他是为数不多的“学院派”企业家。
1983年,何清华从中南大学研究生毕业,4年后,留校任教,开始了他机械电子工程学的教学生涯。由于科研成就突出很快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八九十年代,中南大学兴“厂校结合”之风,主要为了助推科研成果产业化。但由于当时国营企业机制死板、制造能力有限,常常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将科研成果有效应用于实践,加之自己拥有丰富的工厂一线工作经历,何清华萌生了自己办厂的想法。
“一开始,我只是想如何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更好地转变为产品,运用于更多实际场景。”谈起创办山河智能的初衷,何清华说。20年发展,如今山河智能跻身全球工程机械企业50强,这离不开企业重视研发,重视产品的理念,创新让山河智能的产品更加具有差异化优势。
装备制造,国之重器。谈及企业的初心,何清华这样说道:“工业革命以来中国在大型装备制造领域很长一段时间处于落后状态,作为工业装备领域的研发和制造者,我们有责任让中国的装备制造摆脱模仿的尴尬局面,并且希望在这个基础上还能对世界装备研发制造做出一定贡献,这是我们的愿景。”山河智能的产品从2004年出口欧洲,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如今,畅销全球100多个多家和地区。
2006年,山河智能在深交所上市,成为何清华教授的第一个IPO。据了解,山河智能市值最高时近百亿元,当前市值也超60亿元。“雄心壮志两峥嵘,谁谓中年志不成。”用大器晚成形容何清华,再合适不过了。山河智能20年来一路披荆斩棘,成为机械工程装备领域的佼佼者。
做完挖掘机,做飞机

造飞机的念头,则是何清华教授的一个兴趣。何清华从小就喜欢飞机,2005年的时候还去美国参加飞来者大会,在看到上万架飞机飞过天空,何清华就想为什么不能有中国人自己研制的通用航空飞机?据悉,何清华教授和山河星航的原始出发点就是,在中国低空开放的时候,希望天空上飞的更多应该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飞机。
2006年,何清华就带头开始做轻型运动飞机的研发项目,但包括何清华在内,当时团队里,没有一个是航空专业科班出身。不过,何清华认为飞机也是机械产品,于是在他对技术深层次的认识下,一群“做挖掘机的外行人”用当时最先进的数字设计技术来设计飞机,最前沿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技术制造飞机。
2008年,何清华带着团队真的做出了第一架飞机,其实,这也是中国第一款通过中国民航适航认证的民族自主品牌轻型运动飞机。该机型为一款两座轻型运动飞机,空机重量35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700公斤,加满油一次可以飞1300公里,使用的就是普通的95号汽油,百公里油耗只有8到9升,主要用途就是私人的娱乐飞行,包括飞行体验、飞行表演、飞行培训等。
为了在国际市场打开销路,还为它取了个洋名字“阿若拉”。山航星河也在该项目的基础上正式成立,开启商业化进程。
创国内九个“第一”,走进IPO
“澳大利亚民航局的适航认证,拿到了!”8月29日,就在何清华接受采访时时,他接到从遥远南半球传来的好消息。山河星航从2002年涉足通用航空领域,专业从事载人轻型飞机和无人机的研发、制造、销售以及通航运营。2002年,国内对“通用航空”还知晓甚少,身为中南大学机电学科带头人的何清华在长沙河西观沙岭一处租赁厂房中,开始研发无人直升机。“中国航空发展是从军用飞机开始,我想另辟一条以民间为主,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展路子。”何清华说。

一开始做无人直升机,何清华先后与美国、西班牙、瑞典、芬兰等国的航空爱好者接触,但发现他们在理论计算、飞行控制等技术方面有所欠缺。“勉强做出来两架,还摔了一架。”何清华明白,“要把飞机真正做得像样,还是要靠自己。”在中国民间通航飞机产业几乎空白的情况下,2006年,何清华团队启动了两座轻型飞机的研制,这是国内没有先例的创新性产品。“从外观设计到每一张图纸、每一件碳纤维零件,都由我们自主完成。”何清华说。
2008年10月,国内首台Aurora(阿若拉)SA60L轻型运动飞机样机在山河下线。当年11月,这款飞机首次亮相珠海航展。众人惊讶:“国内什么时候冒出这么一家做飞机的企业”。这款轻型运动飞机获得了工信部颁布的“2012年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金奖,并创下国内九个“第一”的记录。
阿若拉SA60L飞机目前累计销售超250架,国内客户单位达115家,在全国同类型飞机市场占有率达74%以上,成功打败“洋品牌”。记者采访当天,山河阿若拉飞机顺利获颁澳大利亚民航局轻型运动飞机适航认证,不仅适用私人飞行,还能用于航校飞行培训。
面向世界,中国通航产业近了一步。继两座轻型运动飞机后,2018年10月,SA160L五座飞机完成首飞。这是国内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复合材料五座飞机。自主研发、自主制造,何清华带领企业在载人轻型飞机、无人机领域研制出一系列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引领民间通用航空产业的技术进步与发展。
山河SA750多用途轻型运输飞机是我国目前在研的最大起飞重量7.5吨的复合材料飞机,可应用于支线航空物流、应急物资输送、森林灭火等领域。“基于超算,我们进行数字化设计,攻克了数字风洞仿真、短距起降、自动控制等一批设计的核心技术。”何清华说,他们还同时攻克了高温复合材料成型制造、复合材料成型翘曲变形控制技术等一批制造核心技术。“现在可以自豪地说,我们一直坚持正向设计,走的是‘先导式’创新的道路。”
2020年9月,湖南成为全国首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就在这一年,第100架山河阿若拉顺利下线。“前100架销售用了10多年,而后100多架均是近两年销售出去的。”何清华介绍。
目前,山河星航的阿若拉飞机目前累计交付量达到250架,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甚至打败了洋品牌,公司累计销售额约5亿元。何清华表示,通用航空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山河星航将在性能优异、安全可靠、性价比高的通航产品上不懈努力和创新,助力我国通用飞机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期待更多民族品牌翱翔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