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厦门雄霸 > 新闻中心 > ​作为我国能源供应的“压舱石”,煤电行业该如何做好减污降碳这份答卷?
​作为我国能源供应的“压舱石”,煤电行业该如何做好减污降碳这份答卷?
时间:2023-05-08 11:05:44 点击次数:

煤电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具有独特的重要地位,现阶段我国能源电力消费量仍处于较快的增长阶段,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5.6亿千瓦,同比增长7.8%,其中煤电装机11.2亿千瓦,虽然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迅速发展,但受资源禀赋和国际能源市场等的限制,煤电对于中国目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来说都是刚性需求,是保障我国电力安全可靠的基石兜底保障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为推动减污降碳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而我国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决定了煤电在相当长时间内仍将承担保障我国能源电力安全的重要作用,因此解决煤电碳排放问题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中之重。

统筹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煤电协同推进“减污降碳”

国家能源局日前印发的《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要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稳步提升煤炭洗选率,开展富油煤分质分级利用示范,提高清洁煤和油气供应保障能力。

“统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与‘双碳’目标落地,是未来一段时期的重点任务。”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张大伟在日前举行的煤电产业减污降碳高端论坛上表示,要从源头减少大气污染物和碳排放,以严控增量、强化治理的关键举措,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的盲目发展,坚持非化石能源与煤炭集中清洁高效利用的协同发展,以政策协同、机制创新为手段,围绕重点领域、聚焦重点行业、突出重点地区,统筹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作为我国能源供应的“压舱石”,煤电行业该如何做好减污降碳这份答卷?

“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迅速发展,但受资源禀赋和国际能源市场等限制,煤电对于我国目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来说是刚性需求,发挥着保障我国电力安全可靠的兜底作用。”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郭承站表示,煤电行业是我国电力领域中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行业,在落实“双碳”目标下,合理建设支撑性、调节性的先进煤电,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需要。

多位专家表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已成为我国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以及新能源开发的技术和产业升级,有利于统筹多产业协同高效完成减污降碳目标任务,强化多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的技术攻关是推进减污、降碳产业现代化体系建设的关键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过程中,科技创新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前,科技部等9部门发布的《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明确,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科技支撑行动、低碳与零碳工业流程再造技术突破行动、城乡建设与交通低碳零碳技术攻关行动、负碳及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技术能力提升行动、前沿颠覆性低碳技术创新行动、低碳零碳技术示范行动等行动。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制定政策,加大科技创新,推动电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院长、浙江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高翔表示,我国已制定一系列行动方案,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发展,推动减污降碳目标实现。通过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可以降本增效,提升相关产业竞争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实现“双碳”目标 骨干企业勇当探路先锋

一个行业的崛起,离不开勇担重任的探路先锋,成立于1993年的国能龙源环保便是这样的企业。龙源环保是由原电力工业部出资成立的我国第一家电力环保企业,30年来深耕环保、能源、低碳三大领域,是我国电力行业环保的主力军,可以说是中国煤电环保产业发展30年的一个缩影。

在今年博鳌亚洲论坛零碳示范园区,长寿命全钒液流长时储能系统惊艳亮相海岛,吸引了诸多关注,这是全钒液流在零碳建筑场景的首次应用。电堆过载能力提升至40%,旁路电流造成的功率单元能量损耗降至1%,输送系统功耗降低20%以上,这是龙源环保携手国家能源集团低碳院打造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安全性的全钒液流长时储能系统。

成立30年来,从国家“两控区”酸雨防治,到打赢“蓝天保卫战”,龙源环保代表火电行业,参与国家总理基金项目,协助制定京津冀“2+26”城市“一市一策”方案;从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尼、孟加拉国等6个沿线国家和地区成功开拓环保治理项目,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沼气发电、畜禽养殖粪便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到服务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实施了国内首个燃煤电厂近零排放项目……龙源环保始终坚持专业化发展。

作为我国第一家电力环保企业,龙源环保在技术、装备、运营等多个方面实现业内第一。龙源环保是全国第一家实现湿法脱硫技术、装备国产化企业;是全国首批参与国家大规模环保岛特许经营试点企业;电力环保治理工程业绩累计17年排名行业第一,累计签订环保治理项目合同总额近1000亿元;承接环保第三方治理项目装机67730兆瓦,总规模位于国内前列。

目前龙源环保正着力推动以“清洁高效煤电为核心,动静脉融入城市”的一心两脉实施路径,促进传统煤电清洁化发展,将传统煤电打造成为城市提供绿色综合能源服务、环境协同治理、新型产业培育的重要节点。经过30年积淀,龙源环保已由单一的环保产业公司升级为综合性的生态环保产业公司。

​作为我国能源供应的“压舱石”,煤电行业该如何做好减污降碳这份答卷?

面向未来,龙源环保又该怎么走?公司正在努力实现这三个转变:从专业从事大气治理的公司,向大气、固废、水、综合能源多领域的环保产业集团转变;从电力环保行业到非电环保领域的转变,尤其是煤炭、运输、化工方面的气水固治理;从围绕环保工程的工程公司到全模式的转变,让公司向未来更可持续的发展。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减污降碳其实本质是煤电高质量发展的话题,国家能源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冯树臣在致辞中表示,作为能源骨干央企,将坚决扛牢能源供应“压舱石”、能源革命排头兵的使命,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推动清洁能源工程示范应用,提升节能减污降碳水平,为建成世界最大的清洁高效煤电体系做出更大贡献。

如何实施?张大伟提出五方面举措

如何做?张大伟提出优化结构、稳定超低、三改联动、清洁运输、耦合共治等五方面举措。

一是优化结构。在安全保供的前提下,严控煤电项目,强化能效准入标准;加大小机组淘汰力度、推进小热电机组整合、强化自备燃煤机组的分类整治。

二是稳定“超低”。“最近几年,我们通过监督帮扶发现,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的煤电机组,排放处于较好水平,环境管理总体较为规范。但是,部分小火电由于运行管理不到位,还存在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仪器仪表失灵、在线监测数据失真等问题,难以稳定发挥减排效益。”张大伟指出,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下一步将加强对煤电行业,特别是小火电超低排放的监督管理。

记者了解到,还有6%的机组没有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下一步,要加快推动这部分煤电机组进行超低排放改造,力争达到100%;特别是对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机组,加强监督管理,用好环保电价、超低排放电价等政策,确保稳定达到超低排放要求。

三是有序推进节能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特别是大力发展热电联产长距离供热,现在100公里距离在技术上都是可行的,要在供热替代上下功夫,推动管网覆盖范围内分散、低效、污染大的散煤和燃煤小锅炉、小炉窑替代退出。

​作为我国能源供应的“压舱石”,煤电行业该如何做好减污降碳这份答卷?

四是清洁运输。全国层面,电力行业的公路运输比例还在30%以上,部分地区甚至超过50%,特别是有些火电企业环评批复的铁路专用线项目没有配套建设。张大伟指出,公路运煤的能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在清洁运输方面,减污降碳的协同潜力也特别大。应推进铁路、水路、廊道等清洁运输体系建设,推广零排放的货车及非道路移动机械。实现行业大宗货物清洁方式运输比例达到70%左右,重点区域达到80%左右。

他介绍说,包头—开展的“散改集+新能源+智慧调度”的清洁运输模式,提升了运输效率,解决了煤炭进场排队长、道路运输排放高的问题,同时还具有使用成本低的优势。

五是耦合共治。综合发挥煤电能效高、污染排放低和生物质燃料零碳排放的优势,因地制宜、有序推动大型煤电机组耦合生物质发电。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农业废弃物的产生大国,张大伟介绍说,秸秆露天焚烧严重影响空气质量,今年以来,东北部分地区烧秸秆导致PM2.5浓度连续爆表,产生了近30天的重污染天气。露天焚烧要禁止,但是也要有出路,煤电厂耦合生物质发电是重要方向。

张大伟表示,煤电行业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也曾经是大气污染物排放最大的行业。近年来,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大力推动煤电行业绿色转型,取得积极成效。实施煤电机组“上大压小”,累计淘汰超过1亿千瓦落后煤电小机组,平均单机规模从13万千瓦提高到21万千瓦;10.6亿千瓦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占煤电总装机的94%,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清洁煤电体系;替代了大量的燃煤锅炉和低效散煤,重点区域30万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电厂供热半径15公里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基本完成关停整合;自主创新的超低排放成套技术、装备的开发与快速转化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Copyright © 2022-2023 贵州源妙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2007086号-9